如何在72小时之内快速搞懂一个陌生行业?
当前位置: 主页 > 创业课堂 > 创业指导 创业知识 >

如何在72小时之内快速搞懂一个陌生行业?


栏目: 创业指导 创业知识     |      作者:佚名

  编者按: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 专栏作家@ 辛超 (微信公众号:pmnote)原创发布。

  那么作为一‘枚’行业新人,该如何了解陌生行业?我认为首先要做到‘快认知’,再慢慢转向‘慢渗透’。

  年初从一家社区 O2O 公司跳到一家 toB 的汽车车源公司。从一个行业跳到另一个行业,从熟悉变成陌生,这样的经历,你是否也似曾相识呢?面对未知领域既兴奋又焦虑。兴奋是又要跨出舒适区去接触新事物了;焦虑是作为 PM 如果不能快速融入行业,将很难判断需求。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我们能快速搞明白新行业呢?

  需知道,要‘搞’明白一个行业是需要长时间积累的,不过在这里‘搞’也可分成快与慢。

  快,是通过你对过往事物的认知,去领悟新行业是如何运作的。慢,是通过慢慢学习,了解,渗透并发现新行业的关键节点与行业痛点,成为行家。

  不过两者都需要你拥有一定的学习及领悟能力,那么作为一‘枚’行业新人,该如何了解陌生行业?我认为首先要做到‘快认知’,再慢慢转向‘慢渗透’。这是个较漫长的过程,需保持一颗路转粉的心态,去对待‘认知行业’这件事;若不能如此,怕是会慢慢对此失去兴趣,甚至形成管中窥豹的思维。请注意,我说的‘认知行业’不仅限于你工作单位所处的行业,有时候他与你生活不相关,不过他可以拓宽你的思考模型。

  比如你平时是否也会遇到‘啊,这个东西的原理跟 XX 很像’这样的思考出来。因为这世界上许多东西本质上是很相似的。比如当你搞懂一套销售体系后,你对其他销售体系都有了一个大体的认知;比如当你接触过一些共享经济的项目后,你对其他类似的项目也都能有一个最基本的认知了。

  因为几乎他们的关键点都是相似的。这样的举一反三能力,能够让你轻松的去了解到更多领域,而不用从头学习,这可能就是人类大脑的一种思考方式,其也是通过不断获取知识得来的。

  甚至‘认知行业’这件事,还能够让你与人沟通时更具说服力,无论是哪个职位,过硬的业务知识都能让你在他人面前获得更多的话语权。作为产品经理更是要把自己行业的事情搞清楚,否则在处理需求与新功能规划上便会显得很吃力。

  当清楚认识到‘认知行业’能够给我们自身带来好处后,再让我们看看,当想要了解行业时都了解什么?

  我会把认知行业分为两块:一是行业层面知识,即对整个行业有一个商业层面的认知;二是职能层面知识,每个职业,看待产品时都有自己的角度,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挖掘。随便列一组清单,来说一下这两块包含的内容。

   行业层面

  市场规模是怎样的

  行业内上下游都是什么角色

  彼此之间关系是怎么样

  这些角色通过什么方式盈利

  找到行业内的前三名公司

  不断关注行业内的新公司

  产品层面(拿 PM 举例)

  你的公司所做的产品属于行业链条的那一部分

  产品起到了什么作用

  产品为了谁而设计

  用户会在什么场景下使用产品

  为用户解决了什么问题

  通常都具有哪些功能,使用流程是怎样

  OK,需要了解的东西已知道,那接下来就讲讲我是如何了解陌生行业的。以下的方式也许不是特别 NICE,我只是提供一种思路,如果你有更好的办法,欢迎留言进行讨论哈!

  对于‘认知行业’的过程,我将他分为吸收与转化两部分。

  吸收包括‘收集信息’与‘归纳整理’。转化包括‘反复自问自答’和‘带着问题与他人沟通’。

  吸收

  信息收集是一个从粗旷到细致的过程;面对一个陌生的领域,第一反应一般都是‘百度一下’。对,的确第一个要用的工具就是‘百度’。但是搜索引擎一定不是万能的,决定信息排名的算法也过于复杂,有时不能把最符合你的信息推送给你。

  不过搜索引擎是一个可以减少搜索范围的好工具。可以通过‘百度’找到行业内的媒体,比如搜索‘汽车媒体’可以找到一些相关的媒体类网站信息;比如搜索行业词‘汽车’或‘自由行’找到自然排名的前三名,可以找到行业内的领导者。哦,对了,请好好利用‘百度百科’遇到不懂的行业专业词汇,百科一下,能够让你快速理解他的含义。

  ‘百度’一番之后,这时候看看,你是不是已找到很多资料了,他们可能是行业媒体大全,可能是行业领导者名单,可能是一些杂七杂八的资讯,先将他们保存到印象笔记或是 Pocket 中。

  接下来,去寻找一些能够下载得到‘行业报告’;虽然很多行业报告都是要收费的,不过还是会有几个提供免费简报的网站存在。下面分享几个我常去扒报告的网站,不过我想大家基本都是知道的。

  艾瑞网

  百度数据研究中心

  易观数据

  友盟 +

  集奥聚合

  在这些网站寻找一番,一般都能找到,除非你所在的行业过于偏了。把这些简报下载下来,建立起一个专门放置行业报告的文件夹,收集完毕!当然搜索引擎也可拿来使用,通过搜索‘XX 行业报告’‘XX 趋势’‘XX 市场分析’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些长短不一的行业报告,里面涵盖商业模式,产业链关系,用户属性,市场占有率等等,它能让你快速地从整体去了解行业的诸多讯息,对新人来说用处很大。

  一手握着行业简报,一手搜集着杂七杂八的行业信息。虽没一个深刻认知,我想你也应该对新行业有了一个大体的认知。这时不妨从粗旷走向细致,到一些垂直类媒体中去搜集一些更精准的信息。

  如果是互联网行业首推 36 氪、虎嗅、其他 TMT 媒体(钛媒体、创业邦、雷锋网)等,这些媒体各有侧重。我通常会用 36 氪或创业邦去搜集一些行业中的创业公司,把这些新晋对手收集起来,一般这些新的产品都会在文章中去阐述行业痛点和解决方案,看到这些不妨可以留意下,把他们摘抄下来。

  虎嗅这种偏重商业分析的网站,可以在里面多搜集一些行业内的文章,里面会涉及很多信息,比如数据,比如观点,比如竞品的优势劣势,比如行业内的趋势等。另外还可以通过‘知乎’进行行业信息的搜索,一般问题都会有大牛来回答问题,看看他的回答也无妨。毕竟有些是业内人士回答,是一些行业报告和文章中不会提到的事情。

  不过还是那句话,新人请先照单全收,但不要盲目相信,等到你的知识储备足够的时候再去判断好与坏。这样的话就不会陷入先入为主的处境。其他的网站也可用同样的方式,寻找有用的信息,搜集后。将他们放入印象笔记或是稍后阅读等产品中,等待下一步的处理。

  这可能是你对新行业的第一次认知,所以你也许需要拿出一大段时间来专门做收集与阅读的工作,在经过第一次接触后,吸收就成为了你日常中的一部分。

  现在是不是手中已有了很多的资料了,不论行业报告还是 TMT 网站中搜集来的信息,他们都杂乱的放在一起。这时候你不仅需要把他们都认真的读一遍,而且需要去其糟粕了,把精华部分流下。网上有很多这方面的文章,推荐大家去看一本叫《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的书,很不错。还有一篇文章大家可以看一下《让知识不再凌乱!教你如何高效搜集与管理有用的信息?》Heidi 格物志的文章,我推荐了很多次的博客,真的很不错。

  总之呢,就是学会寻找这些知识的共通点,然后把有相通核心的东西,放到一起,分好层级关系。讲真,学会整理资料真的是个很牛的技能,不过本人也是懒癌晚期,你懂的。哈哈哈。

  转化

  都说胖子之所以胖就是因为吸收好,那么你想不想成为一个储备着许多知识的胖子呢?当你吃了很多东西之后,如何才能把他们成功的吸收好,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在这里可以提供给大家两个吸收知识的小窍门。一个是反复地自问自答,另一个是与他人交流。

  自问自答是一种对知识的初步梳理,他能够将很多零散的知识点,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进行有目的地解答。这个方法有点像是给自己做一个行业 Q&A,不过在问答的过程中,一定有些知识点与观点是主观的,且是主观错误的,或是一些想不通的问题。这时候我们需要把这些问题都记录下来。放到下一个阶段进行处理。

  这时可以做一个问题与答案的清单, 这也是本人之后想要做的事情。恩。当你把自己的认知变化成文字时,就会形成另外一种认识,与你心里觉得已经懂了的感觉还是有些不同。

  然而用嘴叙述出来,感觉又会不同。

  建议大家如果度过了第一阶段,可以与所在行业的业务人员或懂行的人进行沟通,带着问题去与他们交流,能够快速了解行业,还可以通过‘在行’这种产品约见大牛,让他们为你进行解惑,然后把那些答案与新的思考记录下来,继续形成书面文字,让自己更冷静的思考后,再记录到脑中。

  最后,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和人脉,可以进入一些 QQ 群和微信群,遇到问题可以问问大家,群里有时也是会藏有高手的。

  ‘认知行业’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通过这两个小窍门,可以慢慢讲吸收过来的庞大的信息进行逐步消化,最后转换成自己的东西,一口吃成胖子的事情不存在,胖子都是慢慢吃起来的(比如我,哈哈哈),所以不用急躁。

  上面讲了如何了解行业知识层面,那么职能层面的知识我们是否也可以这样获得?当然是可以的。具体的步骤实际上是同上的,即,搜索-收集-整理-消化-使用。这就是一个知识的生命周期。

  也许在互联网中很多职位的学习过程都有他共通的地方,我以产品为例,我很喜欢的老师提出的[认识、还原、创造]的学习过程。

  我们可以通过寻找同类产品去下载进行体验,观察行业中的产品都有哪些共通功能,哪些信息是这个行业的用户关注的,这些产品都具有哪些共同点与不同点,他们的操作流程都是如何,是否行业已经进入同质化,反观自己的产品是否打到用户痛点与行业差异了呢?这些都是对行业产品的一个认识角度。

  还原,我们可以都收去还原 2-3 款同类型的产品,去增强自己对业内产品的一种产品感,最后才能做到对产品的创造。

  同为行业新人,近期的我也在进行这方面的学习,以上的一些方法,有些本人也是浅尝辄止,但仍有些许收获,望能坚持。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实地探访:天猫小店VS京东便利店,哪家更值得加盟?

    下一篇:企业管理五大要素是什么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政府画册设计   学习力测评   研学番茄   新起点   学科思维培养   梦想方程式   教育管家   数据营销   趣学街   学习力教育研究   油画定制网   网络营销传播   家庭教育   高考保研   轻松演讲   中国兰花网   风雅中国   致富经   教育百科   漫谈家风   家庭文化网   宝岛期刊   世界儿童文学网   中国民间故事网   宝宝成长网   中国酒文化网   天赋教育前沿   天赋教育研究   八卦晚报   校园文化建设中心   科幻文化   模特文化   教育趋势研究   主机测评   中华武术网   艺术教育   忆西湖   国际教育观察   国际经济瞭望   作文评论   茶文化网   历史文化   学习型校园文化   高考季   中华人物谱   思维谷   股票投资知识   地理知识   科技前沿   玩中学   爱情文化   魔玉米   家庭教育顶层设计   思维训练   小说大全   学习力教育专家   中小学生作文   童话故事网   世界休闲文化网   故事都市   世界民间故事网   世界营销策划网   健康生活网   意志力教育   域名投资知识   学习型城市建设   学习力教育智库   家长学院   城市品牌建设   人间仙境   千岛湖   人间天堂   学习力训练   学习力教育中心   企业培训网   校园文化建设网   民俗文化网   中国儿童文学网   幸福教育网   学习力训练知识   幸福智库   趣搜搜   茶艺文化网   戏曲文化网   文化艺术传播网   艺术收藏证书查询网   世界民俗文化网